top of page
作家相片Performancefix

談下肢活動 —— 點樣令下肢活動得更好?

已更新:2022年8月29日

寫得上肢活動,就唔差在講埋下肢活動啦。


如果想了解上肢活動,可以睇番上兩個post。


講到下肢訓練,大家都係會聯想起四頭肌、臀大肌、大腿後肌、小腿等肌肉,然後再聯想到針對不同身體部位嘅訓練動作,例如深蹲、硬拉、leg press、leg curl、leg extension、lunges 等等訓練動作。


同一個問題,如果唔單單係想肌肥大,而係想下肢活動得更暢順,應該點練呢?


——


下肢,其實應該係腳踝、膝、髖同盤骨嘅組合體。


同上肢唔同嘅係,下肢係既會做閉鎖鏈動作,又會做開放鏈動作。


而大部分時間,下肢要做嘅就係要 #承受體重,同埋 #發力將身體重量推走


用番步行黎思考,當前腳著地嘅時候,就係下肢承受緊體重,然後向前走嘅時候,就係下肢發力推走緊體重。


如果係跑步或者跳躍嘅時候,下肢承受緊嘅力量就係重力 X速度嘅衝擊力,並且需要更多嘅力量先可以令到身體以同樣嘅速度推向前。


所以下肢嘅力量係理所當然地比上肢更大。


而呢股咁大力量由邊一個部位去承受,同由邊一個部位去發力做推進,就係下肢活動嘅關鍵點。


「人多力量大」,越多肌肉幫手承擔衝擊力,發力就越輕鬆,下肢嘅訓練都係想向呢個方向進發,即係髖、膝、腳踝共同發力去承受力量。


同時,正如某個戴頭套嘅超級英雄嘅名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某啲肌肉面積較大,力量較強,就理應要每次都需要承擔承重同發力嘅責任。


呢啲肌肉包括大腿後肌、內收肌、臀大肌、外展肌、股直肌、髂肌,其實即係髖關節周圍嘅肌肉。


所以點解好多人都經常做髖關節活動度嘅訓練,就係為左髖關節肌肉係不同嘅角度都可以發力,保護相對較弱嘅膝關節同埋腳踝關節。


但髖關節要活動良好,除左單純處理髖關節活動度之外,盤骨穩定性都非常重要。


髖關節其實就係股骨同盤骨嘅組合,我地想股骨活動得多,就需要盤骨嘅活動盡量少,或者話係要遲過股骨開始活動。


如果盤骨不受限制地亂移動,股骨無一個穩定嘅平台去移動,髖關節嘅活動度就會受限制。



咁點樣令到盤骨穩定啲?兩個方法:

  1. 無錯就係核心穩定性,所以講到尾都係講core 練得好唔好,然後就會講到呼吸,內核心等等,但篇幅所限,就唔講咁多。

  2. 透過下肢向下壓嘅力所產生嘅反作用力穩定盤骨。


所以講到尾,下肢嘅活動就係:

係盤骨穩定嘅情況下,由髖關節、膝關節、腳踝關節共同承擔體重向下壓嘅力,再共同發力將體重向其他方向推走。


講到好似好複雜,其實即係點做?

  1. 多練下肢閉鎖鏈動作

  2. 留意係咪由髖關節承受力量

  3. 係髖關節受力嘅情況下,盡量增加活動幅度

  4. 多角度發力都要練,即係話練曬3個平面

  5. 單腳訓練比起雙腳訓練更能鍛鍊活動度。


都係嗰句,當你開始唔單純以肌肉思考問題,而係從關節活動去思考問題,就會開始明白點樣可以幫助下肢活動得更理想。


如果想知道更多上文嘅概念,歡迎報讀我本人開辦嘅《肌動學與訓練應用》課程,會詳細解析上文嘅概念。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