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甚麼有些人容易小腿粗?

小腿粗應該算是教練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那為甚麼有些人的小腿會特別粗,有些人卻又修長的小腿?撇除先天骨骼長度的問題之外,或許我們可以先從小腿的肌動學與解剖學角度來理解一下。


小腿後側,一般人會理解到的有兩塊肌肉,一塊是腓腸肌gastrocnemius,一塊是比目魚肌soleus。




兩個肌肉的主要功能都是控制腳踝關節做出趾屈的動作,對解剖學有一定認識的朋友,都應該會講得出比目魚肌是單關節肌肉,從脛骨腓骨接近膝關節的地方開始向下延伸到腳跟;而腓腸肌是跨關節肌肉,從股骨往下延伸到腳跟。


而由於連結點的不同,兩者的功能與定位都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單關節的肌肉都主要進行關節穩定的功能,而跨關節肌肉都會進行主動發力與力量傳遞的功能。例如前三角肌與胸大肌都同樣可以做出水平內收的動作,但前三角肌比較多進行關節穩定的功能,而胸大肌就進行主要發力的功能。


比目魚肌是單純只能做出腳踝關節趾屈的動作,而腓腸肌除了腳踝關節的動作之外,還可以做出膝關節屈曲與伸展的動作。


所以,腓腸肌更重要的功能是協調腳踝關節與膝關節的發力與動作,令到力量可以在兩個關節中間傳遞。

----


當我們進行下蹲動作的時候,腓腸肌在腳踝的部分進行離心收縮,在膝關節的部分進行向心收縮。當我們打算站起來的時候,腳踝關節進行向心收縮,膝關節進行離心收縮。在蹲下再站立的這個過程,腓腸肌都不會進行完全的收縮與伸直。


當我們快速地做彈跳的時候,筋腱會不停進行儲力再釋放的過程,再透過腓腸肌的離心向心切換,同時幫助膝關節進行屈曲與伸展,也就是「力量傳遞」的功能。所以腓腸肌的正常運作對於我們的跑跳能力都非常重要。




透過了解腓腸肌的功能後,就會了解到在正常的功能下,這塊肌肉是不停地進行局部的拉長縮短。


所以如果有良好的下肢發力動態,就算是經常跑步的運動員都會維持修長的形狀(跑得多反而更好)。


----


看到我上文不停的強調「正常功能下」,就知道為甚麼有些人的小腿變得比較粗,就是因為功能出現問題。


比較長見的原因可能是:


1. 因扭傷後腳踝關節出現問題,不能做到比較大幅度的背屈與趾屈。

2. 膝關節出現問題(如過度超伸),導致腓腸肌不能做到協調兩個關節的功能。

3. 經常在膝關節屈曲的情況下墊腳尖(很多低重心防守的運動都需要)

4. 鞋底較厚,重心太過前移,導致腓腸肌長期縮短。

5. 需要長期站立,腓腸肌沒有辦法做到拉長縮短。



那要如何改善這個問題?



根據不同的原因,可能需要不同的切入方法。按摩是有效的舒緩方法,但是如果沒有切實地培養腳踝關節與膝關節的互動能力的話,長遠可能會持續變粗。


改善的原則包括

1. 希望令到腳踝關節能夠有一定程度的背屈與趾屈。

2. 希望膝關節的前後肌群能夠有穩定的功能。

3. 協調腳踝、膝與髖關節能夠做到協調的共同屈曲與共同伸展功能,亦即是良好的深蹲或弓箭步。

4. 如非必要不要穿厚底鞋,讓腳踝關節與足弓有良好的活動。

5. 最後,如果是運動員的話,需要培養良好的起跳與落地動作。


如果想透過訓練改善容易小腿痛的問題,可以填寫google form 預約試一試!

3 次查看0 則留言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