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遇到唔少朋友係IG會問我一啲關於教練工作/進修嘅問題。
呢篇文章略略將教練日常工作同所需要嘅技能寫出黎,比新入行嘅教練參考一下,為進修列出一啲可行方向,同時亦都比公眾了解一下教練的工作。
----
最籠統咁講,教練需要做嘅就係透過運動改善學員嘅身體質素,而學員黎搵教練嘅expectation都應該係想做運動。(有其他expectation嘅不在此討論)
改善身體質素可以再具體分類做以下幾款:
1. 改善身體機能
2. 改善身材
3. 預防及改善痛症
4. 享受運動
所以,首先,教練要識教運動。好似好廢話,但其實又唔係咁簡單,可以睇落去。
咁要識教甚麼運動?我覺得無論如何都避唔開要教以下動作:
下肢:squat, deadlift, lunges, single leg deadlift
上肢:horizontal push pull, vertical push pull
核心:rotation, anti-rotation
以上係人體基本動作模式,亦都係人體最能夠負重嘅動作模式,想訓練強度足夠,都避唔開以上動作。
所以點都應該要「識教」。
點樣為之「識教」,都有啲基本準則。例如了解一啲業界通用嘅動作標準,了解點樣先為之一個「合理」嘅動作,能夠分辨「理想」與「唔理想」嘅動作,並且自己能夠做到出黎。
—
聽落好似唔難,但其實為左達成呢個目標,正常情況下教練係需要學習比起單純「做動作」更多知識同技術。
點解?因為每個學員身體情況都唔會一樣。做出黎嘅效果同遇到嘅問題會唔一樣。有啲人會做做下歪左或者覺得兩邊發力不一樣,甚至覺得做完有痛楚。
所以,需要學識一啲「檢測技巧」,了解學員嘅身體狀況,會令動作選擇更合理。
另外,仲可以學一啲幫助「增加關節活動度」嘅熱身方式,令到學員更容易做到全幅度動作。
另外,如果想更了解點解一個動作適合/唔適合你嘅學員,更加需要學習「解剖學與肌動學」,起碼可以了解你教學員嘅動作牽涉邊啲肌肉同埋需要邊個關節活動,做完會對學員嘅身體做成甚麼影響,同埋點解做唔到。
以上所講嘅係一節訓練所需要嘅知識。但如果想訓練有效,都需要一段長時間系統性嘅訓練,呢度就需要一啲「寫訓練計劃的知識」,無話邊個學派最好,最起碼要合理嘅概念。
之後,就係關於「溝通技巧」。你識幾多,但學生聽唔明,唔接受你嗰套,教學都無從談起,更加唔好話俾錢你。所以都需要具有基本嘅溝通技巧。
----
所以教練嘅日常工作就需要包含:
對運動教學嘅了解
檢測技巧
關節活動度訓練技巧
肌動學知識
訓練計劃知識
溝通技巧
每一個都係無底洞,都值得花時間去讀一讀。
我成日都會講到知識嘅深度同廣度。廣度就係以上嘅範疇都有基本了解,而深度就係以上嘅範疇有一兩個係深入認識。
—
以上係講緊訓練方面嘅知識,仲有啲對改善身體機能有幫助嘅知識都可以學習一下。
例如一定嘅營養相關嘅知識,對於學員增肌減脂會有幫助。唔洗專業到比餐單嘅level,呢啲係營養師嘅工作。但基本概念,例如天然食物好過人工食物,每日攝取蛋白質份量等等基本概念都要知道。
例如一啲呼吸訓練技巧,對於學員放鬆情緒同訓練後恢復會有幫助。
再然後,就係各個訓練方式嘅鑽研。例如健美、健力、舉重、kettlebell、街頭健身、S&C 訓練、animal flow、yoga、pilates等等。以上所舉例子各個都係一種專項,都有專門嘅訓練方法。專項嘅意思就係未必適合一般大眾,但如果有興趣嘅都可以鑽研一下,可以加深對訓練嘅理解,同時練得好都可以成為自己係教學上嘅skillse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