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vs跑步的發力差異
近期觀察到多位跑步客戶的身體問題,深入了解後發現大多數人對跑步機制缺乏正確認知。值得注意的是,跑步和彈跳的機制與一般健身房的慢速下肢阻力訓練有顯著差異。即使在健身房投入大量訓練,如果跑步發力機制不正確,肌肉力量的提升也未必能改善跑步表現。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81227c_218a2d585dad418fb1d8d88822725eb7~mv2.jpg/v1/fill/w_600,h_633,al_c,q_85,enc_avif,quality_auto/81227c_218a2d585dad418fb1d8d88822725eb7~mv2.jpg)
步行機制
重量通過盤骨向下傳遞
下肢向地面發力
產生反作用力向上推進
持續重複推進身體前進
跑步特點
與步行原理相似
整體過程更快速
觸地時間顯著縮短
下肢彈簧機制解析
跑步時,下肢就像一個彈簧系統:
觸地時壓縮彈簧
反彈推動身體向上
主要依靠下肢肌腱(如亞基里斯腱)
肌腱強度直接影響跑步效能
![短跑就是使用彈簧機制來快速移動](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81227c_233151fe62724972885f90fe63d3b935~mv2.jpg/v1/fill/w_800,h_200,al_c,q_80,enc_avif,quality_auto/81227c_233151fe62724972885f90fe63d3b935~mv2.jpg)
關鍵概念
很多人會以為跑步時需要下肢肌肉用力把人往前往上推,但正如上面所講,是透過「反彈」把人向前推,而不是肌肉推。這個正正是跑跳動作與下肢阻力訓練的最大分別。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增強式訓練 plyometric training,以及伸展收縮循環 stretch shortening cycle。 簡單理解,就是把筋腱瞬間拉長,再瞬間收縮,做到「反彈」的效果。
增強式訓練有快慢之分,快速的增強式訓練整個機制耗時在0.25秒內,遠比肌肉收縮的時間短。
如果你經常想用肌肉推,不會反彈,其實就會越來越慢。
![所以高水平運動員會花時間訓練彈跳](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81227c_d2157e0a406149b0bb0e9f3df38b061c~mv2.webp/v1/fill/w_568,h_328,al_c,q_80,enc_avif,quality_auto/81227c_d2157e0a406149b0bb0e9f3df38b061c~mv2.webp)
正確儲力要素
肢體位置控制(重心正下方)
發力速度的掌握
足夠的力量應對衝擊
訓練重點
方向控制優先
速度次之
力量大小最後
結論
跑步是一項技術性運動,需要良好的肢體控制能力。單純的力量訓練無法取代正確的技術掌握。要提升跑步表現,必須從理解基本機制開始,逐步建立正確的發力模式。
注1: 想嘗試更有針對性的訓練來提升跑步表現,歡迎聯絡我們預約訓練。
注2:本文內容將在《學徒計畫》中有更詳細的解說,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報名參加。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