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脊椎延伸完整指南:如何改善姿勢與提升精神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運動愛好者往往擁有較為挺拔的體態和充沛的精神。這種差異主要與脊椎延伸能力有關,而這也是Pilates等運動特別著重的訓練重點。


----


脊椎的基本結構


脊椎節段分布

脊椎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 頸椎(7節)

  • 胸椎(12節)

  • 腰椎(5節)

  • 薦椎

  • 尾椎




椎間盤的重要性

  1. 主要功能

    • 提供脊椎支撐

    • 分散衝擊力

  2. 椎間盤的日常變化

    • 早晨:水分飽滿,形狀圓潤

    • 日間:受重力影響逐漸排出水分

    • 夜間:躺臥時補充水分

小知識:因為這個原因,人的身高在早晚可能相差數公分




脊椎健康的影響因素


所以常見的影響脊椎健康的因素包括:

  • 椎間盤水分流失過多

  • 肌肉支撐力不足

  • 長期固定姿勢

  • 脊椎弧度增加,就需要不停地透過有目的性的運動,透過脊椎活動去刺激脊椎周邊的肌肉,支撐脊椎。

----


改善脊椎延伸的三大方法

1. 呼吸訓練

正確的呼吸可以:

  • 促進胸腔與腹腔擴張

  • 帶動脊椎延伸與壓縮

  • 活化肌肉

  • 增加腹內壓

  • 提升脊椎穩定性



關於呼吸的自我訓練方式,可以考慮參加工作坊


2. 多角度脊椎活動

脊椎本身能夠多角度活動,透過脊椎的多角度活動,能夠幫助脊椎離開本身受壓的姿勢,使壓力由其他部位分擔,做到拉長與延伸的效果。


連結脊椎的肌肉除左有垂直的豎脊肌與多裂肌之外,還有斜向連結的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當你經常維持係同一姿勢時,只會令到豎脊肌過度用力,而多做額狀面與水平面動作就能夠激活上面提到的斜向肌肉,減輕椎間盤所受的縱向壓力。


3. 下肢移動訓練


除左脊椎本身的移動外,當下肢發力移動身體進行彈跳或多角度移動等移動中心的動作時,力量會透過骨盆傳送到脊椎,同樣誘發脊椎作多角度移動,繼而協助脊椎做到延伸減壓的效果。


跑步、彈跳、投擲動作等,都能夠透過下肢的發力做到活動脊椎的效果。


有效的訓練方式:

  • 彈跳運動

  • 多角度移動

  • 跑步

  • 投擲動作




如果想望落更高,更挺,重點就係要多活動自己的脊椎,儘量活化脊椎附近的肌肉,並且控制肌肉做各方向的拉長縮短動作,就能夠達到脊椎延伸的效果,使身材看起來更加直與挺,比起一味的挺胸收腹更有效果。


最後補充一點,每一種訓練方式都有各自嘅優點,每一種方式都唔一定係非此即彼,只要你清楚了解自己嘅需要,就可以mix and match出自己的訓練方法。


有興趣預約的朋友,可以預約訓練試一試!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